
该旧址位于绥德县城南保障王砭。
1939年秋,359旅进驻绥德后,为克服当时的经济困难,创办了纺织厂,并将厂址选在城南保障王砭的一座旧庙里。王震旅长为工厂拟写了一幅对联:“动手动脚自给自足,同心同结爱国爱民”。起初,纺织厂规模不大,纺织工具是落后的旧纺车,工人数十人,大都是部队伤残人员、妇女及部分家属。1940年后,边区经济更加困难,为了减轻地方负担,359旅开展大生产运动,纺织厂规模逐渐扩大,在绥德、米脂(通过719团后勤部)招聘大量工人,购买大织布机40台,工人人数增到近300人,日织宽幅布200多丈。分纺纱、倒线、织布、印染等工序。原料以棉花为主,从外面购进(本地也产,量少),所产布匹除供应全旅外,也供应绥德地方党政干部,所余部分向群众出售,以增加部队收入。纺织厂按部队编制,军事化管理,共设制八个排。1942年秋359旅分批离绥后,纺织厂随之迁往南泥湾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