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该遗址位于定边县城鼓楼东南文教巷南端。
1925年11月,榆林中学发生了学生要求参加校务会议、参与校政管理的罢课斗争。汤仲甫、龙惠民及绥德籍周梦雄、周发源,保安籍王子宜等19名党(团)员学生因领导学潮、组织罢课,被陕北军阀榆林镇守使井岳秀指使校方开除学籍并武力驱赶回家。汤仲甫、龙惠民回到定边后,邀请一同被开除回家的同学周梦雄、周发源来定执教,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,秘密开展筹建党组织的工作。1926年2月,受中共绥德特别支部的指示,汤中甫、周梦雄、周发源、龙惠民4人在定边高小创建了定边县第一个党组织─中共定边支部。支部成立干事会,周梦雄任书记,属中共绥德特别支部领导。主要任务是利用定边高小的广泛影响,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新思想、新文化和党的主张,组织广大群众开展革命活动,并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培养革命骨干等。同年6月,遵照中共绥德地委的指示,中共定边支部改为中共定边特别支部,原支部书记周梦雄因病离开定边,周发源接任特别支部书记。1927年5月,李临铭受中共陕甘区委指派接替周发源担任定边特别支部书记。6月,中共绥德地委改为县委,定边特支又改为支部。1928年4月,中共陕北特委成立后,定边支部直属特委领导,樊俊、牛英卿等先后任书记。中共定边(特别)支部的革命活动,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定边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序幕。
遗址原为定边县高等小学堂,建国后改为定边中学,2009年改为定边第四中学。遗址原貌已毁。现校门、教学楼等设施均为新建。 |